诺维奇洞窟攻略

诺维奇洞窟攻略

1、100幅世界名画,丰富了世界艺术宝库1《岩间圣母》列奥纳多·达·芬奇,意大利,1483-1490法国巴黎卢浮宫伦敦国家画廊。以圣母居图中央,她右手扶婴孩施洗约翰,左手下坐婴孩耶稣,一天使在耶稣身后,构成三角形构图,并以手势彼此响应,背景则是一片幽深岩窟,花草点缀其间,洞窟通透露光。画中人物虽然被一团潮湿的空气包围,但人体的轮廓在昏暗山岩的衬托下能明显地辨析。

2、该画是达·芬奇为米兰的圣弗朗切斯科教堂的一间礼拜堂作的祭坛画。2《维纳斯的诞生》桑德罗·波提切利,意大利,1487意大利佛罗伦萨乌斐齐美术馆。

3、在爱琴海上花瓣从天空坠落,裸体的维纳斯略显娇弱无力地站在大贝壳上,她微曲右腿,身体向右微微倾斜,一头金色长发被海风轻轻吹散,皮肤光洁剔透,纯真无邪的眼睛,笼罩着忧郁和哀怨,显示出来到世界的无助和迷茫。左上方,长着翅膀的风神正鼓起双唇将维纳斯吹向岸边,那里,春之女神正准备把一件缀满鲜花的红色披风披到她裸露之身。3《抱银鼠的女子》列奥纳多·达·芬奇,意大利,1492波兰克拉科夫市恰尔托雷斯基博物馆。描绘了米兰公爵卢多维科·斯福尔扎的情妇切奇利娅·加莱拉尼,明暗的处理,是这幅肖像画中最引人注目之处,光线和阴影衬托出切奇利娅优雅的头颅和柔美的面孔,为毛色光润的银鼠注入了生气。

4、光亮和阴形的均衡创造了间接照明的幻觉。4《最后的晚餐》列奥纳多·达·芬奇,意大利,1494-1498米兰圣玛利亚感恩教堂。画面利用透视原理,使观众感觉房间随画面作了自然延伸。

5、为了构图使图做得比正常就餐的距离更近,并且分成四组,在耶稣周围形成波浪状的层次。越靠近耶稣的门徒越显得激动。耶稣坐在正中间,他摊开双手镇定自若,和周围紧张的门徒形成鲜明的对比。耶稣背后的门外是祥和的外景,明亮的天空在他头上仿佛一道光环。

诺维奇洞窟攻略

1、他的双眼注视画外,仿佛看穿了世间的一切炎凉。人物从左到右为:巴多罗买、小雅各、安德烈、犹大、西门彼得、约翰、耶稣、多马、大雅各、腓力、达太、奋锐党西门。5《蒙娜丽莎》列奥纳多·达·芬奇,意大利,1503-1506法国卢浮宫博物馆。画中人物坐姿优雅,笑容微妙,背景山水幽深茫茫,画家对于人像面容中眼角唇边等表露感情的关键部位,也特别着重掌握精确与含蓄的辩证关系,达到神韵之境,从而使蒙娜丽莎的微笑具有一种神秘莫测的千古奇韵,被称“神秘的微笑”。

2、6《花园中的圣母》拉斐尔·桑西,意大利,1507-1508法国巴黎卢浮宫。一天,拉斐尔见一位园丁的女儿正在花丛中剪枝,被她富于魅力的形象所吸引,之后进行了创作。

3、画面上,耶稣偎倚在母亲膝前,小身体一丝不挂,仰望着马利亚,而马利亚搂着孩子,温存地望着心爱的宝宝。左下方的草地上是耶稣的小侣伴施洗约翰,他单腿下跪,右手拄着细而长的十字棒,斜着脑袋注视着耶稣,体现了人文主义思想。

4、7《沉睡的维纳斯》。乔尔乔内,意大利,1510德国德累斯顿历代大师美术馆。在自然风景前入睡的维纳斯,躯体优美而温柔,形体匀称地舒展,起伏有致,与大自然互为呼应。维纳斯展示出造化之美,没有任何宗教女神的特征。

5、在形体、色彩、柔和的线条和景色的层次上都达到了高度的统一。充满人文精神的美的创造,符合文艺复兴时期理想‘美’的典范。8《雅典学院》拉斐尔·桑西,意大利,1510-1511意大利梵蒂冈博物馆。

  • 声明:本文由五乐攻略网独家原创,未经允许,严禁转载!如有侵权请邮箱联系352082832@qq.com